一、会议、培训前健康申报工作
(一)所有参会、参训人员需填写附件1涉会人员健康承诺书、附件2涉会人员健康筛查信息采集表。在会议、培训前扫码出示本人健康码,健康码为绿色方可参加会议、培训。
(二)根据国家实时发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来自或者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参会、参训人员,需提前进行报备,并根据实时情况提供近日核酸检测承阴性报告报告方可参加。
(三)会议、培训主办方工作人员,需保证个人健康码为绿色方可参加筹备工作。
二、活动场所准备
(一)会议、培训场所为集团内部场所时,需对活动场所进行消毒通风,并存留消毒通风纸质记录。
(二)会议、培训场所为宾馆、会场等非集团内部场所时,活动主办部门需提前了解活动场所防疫相关规定。活动场所防疫规定高于公司制定标准的,以活动场所防疫规定为准,活动场所防疫规定低于公司制定标准的,以公司防疫规定为准进行会议、培训准备。
(三)会议、培训需要住宿的,原则上要设立临时隔离区域。临时隔离区域应设置在非居住楼层,并配备足量防疫物资。
(四)会议、培训主办单位,应提前准备足量的消毒液、防护口罩等防疫物资。
三、活动期间防疫要求
(一)活动场所要求
会议、培训等场所要在门外设立检测台,负责收集参加会议、培训人员健康码及核酸检测结果等。所有参加会议、培训人员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并存留本人联系方式及身份证号。会议、培训期间,要保持参会参训人员座位距离,参会参训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休会期间,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所有会议、培训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会议、培训场所要保证通风顺畅,必要时可以使用机械通风等手段。
(二)住宿要求
参会参训人员需要住宿的,非会议、培训时间应当尽量减少外出和人员交流,会议、培训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外出。
四、活动后防疫要求
(一)活动场所要求
会议、培训等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工作人员要对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废弃口罩等物资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二)后期追踪要求
参会、参训人员登记信息要妥善保管,确保满足各类后期追踪需求。
五、其它未尽事宜
本方案所有事宜以国家及地方实时防疫政策为标准,方案中未尽事宜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附件:1.涉会人员健康承诺书
2.涉会人员健康筛查信息采集表
附件1
涉会人员健康承诺书
姓名: 单位:
手机号码:
身份类型:□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其他
1.是否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和尚在隔离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一般接触者:□是 □否
2.近15天是否有发热(37.3℃以上)、咳嗽等症状且未痊愈:
□是 □否
3.本人及家庭成员(共同居住人员)15天内是否有国内中高风险或境外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和接触史:□是 □否,如是请注明时间、地点
4.居住社区21天内是否发生疫情:□是 □否
本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如隐瞒、虚报,本人自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相应后果。会议期间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报告会议主办方。
签名:
2021年 月 日
附件2
涉会人员健康筛查信息采集表
情形
姓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联系电话 |
备注 |
健康码 ①红码 ②黄码 ③绿码 |
14天内旅居史(国家及地市、县) |
居住社区21天内发生疫情 ①是 ②否 |
属于下面那种情形 ①确认病例 ②无症状感染者 ③密切接触者 ④以上都不是 |
是否接触医学隔离观察 ①是②否 ③不属于隔离观察对象 |
近14天有以下症状①发热②发力③咳嗽或打喷嚏④咽痛⑤腹泻⑥呕吐⑦黄疸⑧皮疹⑨结膜充血⑩都没有 |
如出现如上症状,是否排除疑似传染病 ①是 ②否 |
其他需说明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名称: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填报人员: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