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恶劣天气类型及危险性分析
灾害 类型 |
易发场所 |
影响范围 |
危害程度分析 |
台风 |
车辆 |
运行中的车辆 |
影响运行中的车辆的稳定性,引起车辆碰撞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
静止停放的车辆 |
造成车辆损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
办公场所、候车站亭等经营场所 |
建筑物 |
易损坏建筑物,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
人员 |
易导致人员伤亡 |
||
暴雨 |
车辆 |
运行中的车辆 |
1、易造成驾驶员视线模糊,导致车辆碰撞,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2、易造成车辆涉水,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电车还易造成触电事故) 3、降雨会造成车轮与路面间摩擦力减小,刹车、转向失灵,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
静止车辆 |
1、易造成车辆涉水,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
||
办公场所、候车站亭等经营场所 |
建筑物 |
易造成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
|
冰雹 |
车辆 |
所有车辆 |
造成车辆损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办公场所、候车站亭等经营场所 |
人员、建筑物 |
造成人员受伤、建筑物受损 |
|
冰雪 |
车辆 |
运行中车辆 |
1、造成驾驶员视线模糊,导致车辆碰撞,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2、路面结冰,导致车辆车辆失控撞向站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
办公场所、候车站亭等经营场所 |
人员 |
积雪压垮候车站厅顶板,导致坍塌 |
|
雾霾 沙尘 |
车辆 |
运行中车辆 |
驾驶员视线不清,导致车辆碰撞,导致人员受伤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
办公场所、候车站亭等经营场所 |
人员 |
---- |
|
雷电 |
办公场所,站亭等生产经营场所 |
建筑物 |
易引发雷击,导致人员受伤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
1.2气象灾害等级划分
根据恶劣天气影响程度,将预警信号从轻到重划分为黄、橙、红三级。
(1)当灾害天气情况达到下列情况时发布如浓雾、冰冻、台风、暴雨、雷暴、冰雹、大雪等黄色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9级并可能持续;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12小时内出现积雪厚度大于6mm的降雪;线路覆冰厚度小于2mm。
(2)当灾害天气情况达到下列情况时发布如浓雾、冰冻、台风、暴雨、雷暴、冰雹、大雪等橙色预警信号:
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7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9~10级,或阵风10~11级并可能持续;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12小时内积雪厚度大于10mm的降雪;线路覆冰厚度达2-5mm。
(3)当灾害天气情况达到下列情况时发布如浓雾、冰冻、台风、暴雨、雷暴、冰雹、大雪等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已达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6小时内可能出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的大风,或者已经出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的大风并可能持续;12小时内出现积雪厚度大于15mm的降雪;线路浮冰厚度大于5mm。
2组织机构和职责
见《综合应急预案》
3.1.1信息报告程序
恶劣天气发生时,运输单位要立即向值班室报告,据情况报相关单位部门。事发园区要及时续报事故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
总值班室在接收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后,经迅速核实,立即报告公司应急办主任,由应急办主任据情报告公司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在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指令下,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
3.1.2报告内容和要求
(1)恶劣天气预警报告内容包括以下要素:发生时间、信息来源、影响范围、发展趋势、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2)各部室、子公司,公司应急指挥部要及时续报天气的变化情况。恶劣天气处置结束后,要将最终报告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应急办公室。
(3)相关的信息发布材料及向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报告须经公司应急办审核。
3.1.3报告方式和责任
(1)报告方式 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对讲机、电话、手机传递等;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0633-8225900、15563326626、18906331097
(2)责任
①各单位是报告恶劣天气预警信息的责任主体,负责报告本部门、区域范围内可能发生的恶劣天气预测预警;恶劣天气发生后要立即向公司应急办报告,同时告知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并将情况及时通报可能受天气影响区域的相关单位。
②应急办(公司总值班室)负责预警信息的上传下达,接收预警信息后,经迅速核实,据情报告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时向公司各部门、子公司传达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应对恶劣天气的决策和指令。
③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恶劣天气预警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开展工作。
3.2应急响应程序
3.2.1 响应分级 见《应急预案》。
3.2.2应急响应行动 见《应急预案》。
4 处置措施
4.1处置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在保障施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果断抢救受困人员的生命,迅速控制事故现场,防止灾害扩大。
(2)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
(3)坚持统一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由现场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和现场情况变化领导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具体处置,重大决策由总指挥部决定。
(4)坚持信息畅通、协同应对的原则。指挥部与救援队伍应保证实时互通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在事故单位开展自救的同时,外部救援力量根据事故单位的需求和指挥部的要求参与救援。
(5)坚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原则。在处置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事故范围,减少对人员、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
4.2处置要求
4.2.1台风天气
接到台风天气预警信息后,检查并关好门窗,防止台风侵入摧毁,对易损建筑物给予加固。
台风来袭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发现建筑物有险情时,马上组织人员抢险并及时撤出人员到安全空旷场所。
所有办公场所,设施等生产经营场所悬挂的宣传标语、横幅、广告牌在台风来临前全部收回,防止被风刮起,引发其他伤害或损失。
在台风期,所有车辆停止运行,并终止一切户外活动,转移重要物资。防台风期间应对用电设备及电源线路进行检查并急时修理加固,站亭等生产经营场所内各类电气设备进行防止进水受潮保护。
4.2.2冰雹、暴雨天气
(1)发生冰雹天气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户外作业活动,将易受损设备妥善放置。
(2)当发生连降暴雨天气,地面严重积水,办公区出现雨水倒灌现象,且暴雨无停止迹象时,事发单位应组织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3)区域内出现雨水倒灌时,组织将人员转移至高处,迅速采用防汛沙袋将排水孔堵死。同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排水处理,灾情控制无法控制时,电话求助当地防汛指挥中心。
(4)撤离应遵循“先撤人,后转移贵重物品、资料”的原则。并上报上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4.2.3冰雪天气
(1)冰雪天气导致路面结冰、积雪时,驾驶员应及时给车辆带上防滑链并减速行驶,若行驶困难,选择安全区域停车。
(2)候车站厅顶板应立即进行除雪,站亭进行除冰、撒沙等措施。
4.2.4 雷电
(1)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完好;出现雷电天气时,工作人员要停止户外作业。
4.3应急物资
见《综合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