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物业)
一、目的:
为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当遇到失火特殊情况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稳的紧急疏散全体员工。特制订如下消防应急预案:
二、组织领导
要求:
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消防队员要掌握各种消防知识,能熟练使用各种灭火器材,掌握灭火和应急疏散技能,生产经营区域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启用本预案。
分组:
临时灭火行动组、疏散救援组、通讯联络组;
临时灭火行动组负责灭火、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坚持“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保证灭火、应急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通讯联络组负责及时调配灭火、疏散、抢险力量,并做好与公安消防部门的联络、配合及协调工作, 110匪警电话;120急救电话;119火警电话。
应急疏散组负责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划定警戒区域,组织疏散辖区域内的人员和车辆,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
三、火灾预防
1、制定危险源的巡查制度,安排消防管理人员对办公区、营业区等危险源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建立义务消防队伍,配备消防应急设备、器材,定期组织消防灭火技能培训及灭火操作练习。
3、定期对危险源检测、报警装置进行检查试验,定期对消防应急设备、器材等进行检查、维护、试验,及时进行故障处理。
4、接到火灾隐患报告时,消灭火灾隐患,以防突发火灾。
5、干燥季节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发布防火工作信息,通知营业区及办公区内各部门及租赁房屋做好火灾防范。
四、火灾应急响应
1.发现火情后立即向应急组长报告,同时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警时要准确报告着火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及有无人员被困情况、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并派人到外引导消防队的到来。
2. 组织人员利用就近灭火器、消火栓扑救初起火灾; 通讯联络组人员通过呼喊等方式通知所有人员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启动火灾事故应急广播,稳定群众情绪,正确引导疏散方向;对受伤人员及时开展救护工作。
3.其他工作人员接到火情指令后,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实施现场维护、安抚一疏散的人员,协助急救医务人员的救护工作。
五、紧急疏散:
1.在现场有人受到火灾威胁时,必须首先疏散人员。
2.现场如果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将易燃、易爆物品撤离到安全区域,并指定专人看管。
3.在确认现场无人员受到火灾威胁的情况下,要积极疏散车辆及周围物资。
4.应急疏散工作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坚决禁止一切盲目行动。
5.在各行动组成员未到现场之前,由在现场的班组负责人担任临时指挥,临时指挥有权做出一切有利于安全疏散的决定。
6.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可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的方法;如烟雾较大,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猫腰,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等方式迅速撤出烟雾区。
7.项目人员要根据现场的不同情况采取正确的疏散和自救措施,从烟雾较少的区域疏散。在火灾未扑灭之前,已疏散出来的人员禁止重返火灾现场救人、抢救物资。
疏散要领:
1对于远离火灾区、神志清醒、身体健康的人员指明疏散方向和路线。
2对于受伤者和儿童、孕妇、老、弱、病、残者应采取抬、背、抱等方法送到安全区域。
3疏散起火点周围的车辆时,应迅速有序地向安全区域疏散,严禁争、抢、一窝蜂地抢道,现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指挥引导。
4现场工作人员若发现任何影响安全疏散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报告。
5及时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安排人员进行看护,防止其他人员进入火灾现场,造成次生伤害事故。
6要认真做好现场的警戒工作,防止拥挤、踩踏、碰撞等造成其它事故。
7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服从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和调配,不得私自行动和盲目行动。
8在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熟悉情况的人员经应急领导小组或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同意后可以进入现场,协助消防人员进行救护,其它人员未经同意禁止进入现场。
六、灾后处理
经消防应急指挥部批准,应急救援行动即可结束,并通过广播、电话及对讲机系统向各部门及协作单位发布险情解除信息,并向周边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通报。向事故调查组移交有关工作,做好事故情况上报工作,总结事故救援经验教训。
1.现场清理
1.1事故现场清理应与现场勘察取证同步进行,清理过程不得破坏有关痕迹,不得移动设备、物件的位置,如需移动应先进行标识并拍照存底;
1.2火灾过后现场可能存留有毒有灾物质,清理过程中应做好预防人员中毒或窒息的安全措施;
1.3现场的废弃物不得随意倾倒,对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或委托专业部门进行处理;
1.4事故现场清理完毕后,保卫人员负责清理事故救援时在现场设置的警戒带、反光路锥、路障及相关警示牌。
2.恢复生产
事故现场警戒解除后,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立即转入生产工作准备状态,做好生产作业准备工作,根据公交集团的生产部署恢复生产。
3.善后处理
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落实解决伤员急救的医疗费用,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及伤员的安抚工作,做好死亡人员的后续处理工作。
4.事故调查
协助事故调查部门和人员,根据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对事故有关人员及目击人员进行调查询问,对有关证物进行技术分析,对事故过程进行推理,形成事故调查结论。
5.损失统计
5.1统计本次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5.2本次火灾救援费用投入情况;
5.3本次火灾救援人员投入情况;
6.伤亡统计
6.1火灾造成的现场人员伤亡情况;
6.2火灾救援人员的伤亡情况。
七、工作评估
应急救援演练或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总结评价,总结灭火救援经验和教训,对于错误或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方案并加以改进,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总结评价结果应向公交集团安全部汇报。
八、应急保障
1.日常工作中,各岗位人员应坚守岗位工作,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岗,不得有睡岗、迟到、早退或旷工等行为;
2.当班人员上岗工作前应有充分的休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工作,不得在酒后或生病等状态下工作,
3.义务消防队员应加强巡防工作,确保消防应急救援的工作需要;
4.电话值班保持24小时有人接听,值班带班领导不得离开单位,应处于待命状态。
5.通讯与信息保障
5.1配备必要的通信保障设施,采取各种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指挥通信畅通,值班电话接受事件报警和事件现场实时信息;
5.2日常工作中,消防应急指挥部成员、各行动小组成员及各部门、班组主要负责人的手机应保持24小时待机状态;
5.3消防应急指挥部及各小组人员的电话。
6.消防装备保障
各部门应保管好消防责任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将消防设施、器材挪作它用。定期进行盘点及检查维修工作,消防设施、器材处于正常可用状态;建立消防设施、器材检查记录台帐。
(日新物业)
目的: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电梯困人故障;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其它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由物业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工程主管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救援小组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组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救援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组长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处理
(一)准备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由物业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
4、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紧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电梯困人的解救:接报后,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展开救援。首先要了解轿箱内情况,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其次准确判断电梯所在楼层(位置),根据具体制订并实施救援方案。有关救援程序如下:
1、停电或轿门故障:轿箱停在平层位置时,救援人员用三角钥匙开启厅门及轿箱门解救被困人员。轿箱停在楼层之间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主电源开关设在机房内)——使用专用工具松开曳引机制动闸——扳动曳引机(必须双人操作),向上或向下移动轿箱至平层位置——以三角钥匙开启轿箱门,解救被困人员。
2、安全钳动作:轿箱停在平层位置时,救援人员用三角钥匙开启厅门及轿箱门,解救被困人员。安全钳动作,轿箱停在楼层之间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开启轿箱上方厅门——进入箱顶,先按下“急停按钮”——开启箱顶安全窗,放入“七横竹梯”——帮助和指挥被困人员由轿箱顶部的安全窗有秩序撤离。
3、电梯坠落事故救援:接报后,救援人员应首先关闭该电梯主供电电源——使用三角匙开启首层厅门及轿门,确认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情况——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专业单位到场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