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轮圆月,不一样的团圆。
花好月圆团圆夜,仲秋国庆喜相逢。
但是有这么一群人,当大多数人与家人团聚一堂欢度佳节时,他们却坚守在机械轰鸣、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紧张、忙碌一如既往。月光皎皎,佳节思亲,合着噪音尘土仓促咽下的月饼和断续卡顿的视频电话,是他们别样的团圆。
媳妇,今天还得照常加班,你在家多炒几个菜,陪老父亲吃月饼喝一杯吧。”王建军给妻子打电话说。“好,好,你只管忙你的,家里有我呢。”电话里传来妻子爽朗的笑声。王建军是新台项目总工,人员调度、机械安排,工地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离不开他。“仲秋节是施工黄金期,一般都在工地上过。已经很多年没有跟家人一起过节了,所有的节日和平常都一样。选择这个行业,就得有这份担当。”王建军如是说。参加工作二十五年来,他没有几个仲秋节是陪家人度过的,始终忙碌、奔波在施工一线。现在孩子上大学了,一家四口分在三处,各忙各的,一起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亲爱的,我仲秋得加班,不能陪你过节了。”刚恋爱没多久,还处于热恋阶段的叶国庆与女朋友视频说。“你这个大忙人,早点回来,别再晒黑了啊。”女朋友调皮的打趣道。此时此刻,与他同龄的人或是与恋人徜徉在花前月下,或是陪父母亲友围坐桌旁,而他却坚守在施工一线,没有双休日,放弃节假日,与同事们一起每天重复着枯燥、忙碌的工地生活。
9月30日晚上,新台韩庄跨运河特大桥箱梁浇筑刚刚进行完一阶段,在轰鸣的机械声和飞扬的尘土中,安杰在施工现场间隙用手机与两个儿子视频通话。“爸爸,过仲秋啦,你什么时候回家啊?”小儿子稚嫩的声音随着时强时弱的视频信号传来。“还得过几天,你和哥哥在家要听妈妈的话,象男子汉一样保护好妈妈,爸爸回家后就带你们出去玩。”安杰是新台高速箱梁预制厂负责人,韩庄运河大桥已进入施工关键阶段,在他心里,此时没有什么比守在一线更重要。
儿子,今天过节,回家吃饭吗?”听到电话那头老母亲满怀期待的声音,申港看看身边的同事,愧疚的回答:“妈,今天很忙,不能回去了。”电话响起的时候,他正在与同事探讨如何优化施工方案,进一步提高项目攻坚质量和速度。申港是父母的独生子,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更是新台项目副经理。多少次,像今天这样,因为肩上的责任,他不得不放下亲情团聚,扎根施工一线。
“吃个月饼就算过节了。”李政说。工地信号不稳定,他与妻子、儿女在嘈杂的机械轰鸣声中,通过手机视频分享了节日午餐,牙牙学语的女儿指着视频中的爸爸,兴奋的小手直晃,他们在卡顿的画面、断续的语音中,实现了“阖家团圆”。
暮色四合,在城内万家灯火的同时,他们在荒野施工现场,借着照明灯的光亮,紧张有序的调度车辆、指挥施工,他们不放过每一分每一秒,三班轮替,见缝插针地进行路面摊铺、桥涵施工。
“因为工期很紧张,我们每个人都争分夺秒,”张先锋说,“幸好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二胎爸爸,他把对孩子的思念压在心里,把对工作的责任扛在肩上。
在这皎洁的月色下加班加点、持续作战的公路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与孤灯为伴,与机械为伍,他们无怨无悔、全力拼搏的身影,是新时代公路人最美的轮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虽说,施工生产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但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女,别人的父母,
每逢佳节,谁不思念亲人,谁不向往团圆。
但是公路人的初心与使命,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让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他们的坚守,换来的是桥梁的巍然耸立,道路的四通八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同望一轮中秋月,共寄一缕思乡情。
最美的月光,照在千家万户的窗前,也照在每一个坚守岗位的追梦人身上。